米兰跟队炮轰管理层:意大利杯失利+无缘欧战灾难级操作
米兰跟队记者AntonioVitiello在意大利杯决赛0-1负于博洛尼亚后,通过社交媒体猛烈批评俱乐部管理层,称本赛季是“彻底的灾难”,并直言管理层将球队带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。
在这场关键战役中,米兰全场控球率达65%却仅1次射正,最终错失队史第10座意大利杯冠军。更致命的是,球队本赛季意甲排名第五,自2000-2001赛季以来首次无缘欧战(含欧冠、欧联杯及欧协联)。Vitiello尖锐指出:“当一支拥有莱奥、托纳利等天才球员的球队,同时输掉奖杯与欧战资格,责任必须归咎于管理层的战略失误。”
他列举了管理层的三大“罪状”:首先是选帅失误,去年夏天力排众议签下孔塞桑,其战术体系与球队风格严重不兼容,导致更衣室矛盾频发;其次是引援混乱,近两个窗口花费超2亿欧元却未解决中场硬度问题,冬窗压哨签下的奥里吉更是沦为“高薪替补”;最后是管理短视,在俱乐部负债高企的背景下,仍批准高层年薪上涨15%,引发球迷强烈不满。
“能将一手好牌打得如此糟糕,需要‘非凡’的管理能力。”Vitiello的讽刺直指米兰管理层的专业性缺失。事实上,球队近三年换帅三次,战术体系始终未能延续,年轻球员培养计划也因频繁换帅被迫中断。此次无缘欧战将导致俱乐部收入锐减(预计损失超4000万欧元),进一步压缩夏窗引援预算,形成恶性循环。
球迷群体的愤怒情绪也在社交媒体上爆发,#米兰管理层辞职#的标签迅速登上意大利热搜。部分激进球迷甚至聚集在米兰总部外抗议,焚烧管理层画像并高呼“耻辱”。面对舆论压力,米兰CEO加齐迪斯深夜发表声明,承认“本赛季未能达到预期”,但强调“将启动全面评估,确保下赛季重返正轨”,却未提及具体问责措施。
这场风波折射出米兰作为传统豪门的深层困境:在英超、德甲俱乐部推行专业化管理的背景下,米兰仍受制于家族式经营模式,决策缺乏透明度与科学性。Vitiello的批评并非个例,《米兰体育报》日前民调显示,83%的球迷认为管理层应对本赛季失败负主要责任。随着孔塞桑确认离任,米兰的重建之路才刚刚开始,但如何重建球迷信任、重塑管理架构,远比更换教练更加艰难。